堵塞漏洞防为先,浚流束水筑屏障|各单位全力以赴抓实抓细防汛工作

0
2022-07-07 09:39:07 石家庄逐浪水利科技有限公司_防汛物资,防汛应急救援设备,防汛设备,防汛器材,防汛沙袋,防汛打桩机,防汛子堤,防汛堵水墙,防汛抛投器
防汛物资|防洪物资厂家|防汛设备|防汛器材|应急救援物资|防洪防汛应急物资储备|防汛应急物资苏家坨镇/供图
防汛物资|防洪物资厂家|防汛设备|防汛器材|应急救援物资|防洪防汛应急物资储备|防汛应急物资曙光街道/供图

汛期以来,降雨频发,我区各单位闻“汛”而动、坚守一线,落实好各项防范措施和应急准备,切实筑牢汛期安全防线,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西三旗街道

应急物资准备充足

7月5日,伴随着强降雨,西三旗街道市民诉求处置中心、城市管理办公室的应急保障队伍按照分工前往各重点易积水点位值守。“要保证明早学生安全入校。”在北京市二十中学新都校区,应急保障队工作人员介绍,“我们会及时清理路面积水,排水口的落叶、漂浮物等,确保行人及车辆正常通行。”在北京市六一幼儿院西三旗院区门口、永泰庄路、前屯路等易发生积水的点位,应急保障队工作人员不间断进行巡查。

“我们有一支100余人的应急保障队伍,沙袋、铁锹、木桩、雨鞋、雨衣、手电和救生衣等必备物资充足,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迅速转移受灾群众及时开展抢险处置工作。”西三旗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连日来,街道相继在宝盛西里小区、富力桃园幼儿园开展防汛应急抢险演练。

清河街道

应急抢险队伍集结待命

为保障安全度汛,清河街道形成完备的防汛指挥组织体系,明确责任分工。同时,清河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完善了《清河街道2022年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购买防汛沙袋、膨胀麻袋、救生绳及防汛设备等常用应急抢险装备,并对3台水泵进行保养和检查,确保防汛物资充足。清河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主任柴江春介绍:“目前一支30人组成的街道防汛队伍已经集结,向朱房、四街、花园楼、力度小区等有平房的社区发放沙袋1000余个。同时,街道的3支应急队也做好各项准备,随时开展汛期树木倒伏、路面塌陷等应急抢修工作;交通协管也做好了汛期交通疏导工作的各项准备。”

清河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在上汛前,协调区水务局、排水集团等部门对辖区5处易积水点位进行实地排查,对安宁庄中街和朱房路积水点制定“一点一预案”应对措施;组织应急力量对易积水路段的雨水篦子进行清掏,目前已清掏260多个;建立地下空间台账209处,人防工程台账167处,施工工地台账16处,易积水点台账6处,下凹桥台账4处,危旧房屋台账7处,低洼院落台账5处。清河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会同相关责任部门对防汛台账上的点位进行实地查看,制定预防措施。

此外,清河街道还制定了防汛领导带班和防汛办公室人员值班表,切实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人员到位,值班电话24小时保持畅通,并建立微信群,及时向各部门和相关人员通报雨情、汛情以便做好应对措施。

上庄镇

卡口值守不松懈

“您好,请扫健康宝、测体温,看一下核酸检测证明……”面对连日来的强降雨,上庄镇各村、社区卡口的值守工作丝毫没有松懈,卡口值守人员逐一检查进村(小区)人员的健康宝、查看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测量体温,坚决守住“第一道防线”。

馨怡嘉园社区负责人表示:“进入汛期以来,馨怡嘉园社区居委会与物业公司共同安排工作人员加强值班值守,密切关注汛情、天气预警信息,发现汛情险情迅速到场,及时处理隐患问题。同时还向居民广泛宣传安全知识,提醒居民在暴雨天气需要注意的事项,不断增强居民防范意识。”

燕园街道

与驻区单位建立应急联动机制

根据防汛工作需要,燕园街道扎实做好防汛备汛工作。“在人员值守方面,燕园街道启动24小时带班、值班工作制,把值班职责和任务落实到岗位、到人头、到时间节点。从接报登记、情况核实、跟踪查询、情况反馈4个环节细化值班责任制,做到‘带班领导在状态、值班人员在岗位、处置问题在现场’。”燕园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应急救援方面,燕园街道集结精干力量,组建起一支约100人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同时动员辖区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居民建立应急志愿者队伍,不断提高防汛工作应急处置能力。在联动机制方面,燕园街道进一步加强横向联动与紧密协作,和北京大学及区防汛办建立防汛应急联动机制,确保辖区安全度汛。“街道结合工作实际,完善《燕园街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对易积水点提前重点布控,排除和控制险情、疏散安置群众、维护秩序等工作进行周密部署。”燕园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街道将进一步加强应急处置能力,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整改工作。”

曙光街道

积极开展防汛演练

7月5日,曙光街道平安建设办公室、城市管理办公室、市民诉求处置中心开展防汛应急抢险演练。曙光街道平安建设办公室副主任王平原介绍:“这次演练主要模拟的是连续大雨之后某些路段严重积水、影响车辆人员通行的场景,参加演练的单位包括区消防抢险救援支队曙光小型消防站、曙光街道应急抢险分队、世纪城物业、远大公司抢险应急分队,共80人参加。”

为体现防汛抢险演练的真实性和实战性,曙光街道平安建设办公室进行分场地、分科目的全要素演练,根据不同时间、不同环境条件组织安排。由于前几天的连续降雨,蓝靛厂清真寺周围的一个小公园内产生积水,影响群众日常活动,曙光街道接到群众反映后,借此机会设置了排水抢险场景,为群众解决问题,同时也有效检验了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

“此次防汛抢险实战演练提高了曙光街道应对突发事件时的应急响应、指挥协调、现场处理、物资保障等能力,检验了各成员单位防汛预案和措施的可行性,锻炼了抢险应急队伍,为今后迅速应对汛期复杂险情提供了宝贵的实战经验。”王平原说。

苏家坨镇

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7月5日,在收到气象台发布大雨预警和雷电蓝色预警后,苏家坨镇城乡建设办公室(城市管理)启动应急值守状态,通过短信平台、微信群等方式及时向各分项指挥部、村(居)和相关单位发布气象台预警信息,提供防汛气象信息;城市应急保障队伍巡查值守易积水点和凹桥,及时处置突发事件。

苏家坨镇水务管理服务中心和北京稻香湖水厂应急抢险队提前备勤,对镇内易积水点、塘坝、排水管线、上游来水进行巡查。此外,苏家坨镇水务管理服务中心及时清理堵塞雨水篦子,对井盖冒水处设置警示标志,对移位的井盖进行复位并固定。

为应对此次降雨,苏家坨镇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办公室(城乡规划)第一时间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出部署。降雨过程中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员高频次对滑坡、崩塌(危岩)、不稳定斜坡、泥石流易发地等点位进行检查,雨中巡查、雨后排查,上传现场图片、记录监测情况并及时传达预警。雨后苏家坨镇地质灾害巡查队对点位进行再巡查,并对点位基本情况进行初步判定,确保点位安全。

海融达公司

调整预案确保项目施工安全

近期区域强降雨频发,海融达公司项目分布广且种类多,为应对不同汛情,公司在前期防汛成果的基础上,实时更新防汛方案及应急预案,以切实达到防汛工作目标。

公司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就防汛抢险体系、责任分工、预警机制、应急队伍、储备物资、宣传等工作及时进行完善优化,结合市政、房建、河道等项目特点因地制宜,调整、完善了上庄路、香山一期、北部医疗、苏家坨医院、美丽乡村(车耳营村)等项目的防汛相关工作,以确保周边居民和项目施工安全。

目前海融达公司共有22个项目常规防汛队伍和1个应急抢险队。应急抢险队下设24支小队、192人,应急车30辆、水泵34台、龙吸水4台。防汛人员24小时在岗以随时响应雨情,及时处置各类应急情况,确保道路安全、畅通。

实创园林应急抢险队

及时清理重点部位积水

7月5日,上地地区暴雨骤降,由于短时雨强大、累计雨量多,上地桥、上地南路、朱房桥等上地主干道路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积水。实创园林应急抢险队迅速启动防汛应急方案,对重点积滞水点抓紧排水抢险、对地区主要排水通道、雨水口、雨水篦子、低洼地点等重点部位开展清理,对排水设备、危旧房屋、低洼院落等情况进行巡查,并安排专人盯守、连夜排查隐患。

截至7月6日早上,实创园林应急抢险队共出动应急抢险人员32人,出动救援车辆4台、抽水车1台,抽排水设备3台,处理积水点6处,唐家岭路树木折枝1处,为上地地区筑起“安全堤坝”。


来源:北京市海淀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玥萱 景天 肖威 李翊铭 陈子凌 李洪亚 高玉超 聂蕊)

防汛物资|防洪物资厂家|防汛设备|防汛器材|应急救援物资|防洪防汛应急物资储备|防汛应急物资

 防汛器材中的产品分类较多,其中包括: 

堵水类: 折叠堵水墙、铝合金堵水墙、防汛沙袋、吸水膨胀袋、装配式子堤、装配式围井。

抛射类:美式抛投器、韩式抛投器、远距离抛投器、手动抛投器、船用手动抛绳器、75式抛投器。 

打桩类:ZL-020型打桩机、ZL-120型打桩机、ZL-200型打桩机、汽油打桩机。

照明工具/设备:防爆照明灯、手提照明灯、落地照明灯、移动照明灯、升降照明车、头戴照明灯、强光手电筒。

救援运输:水路两栖车、玻璃钢冲锋舟、充气橡皮艇、救生浮船、气垫船。

抢险工具:铁锹、洋镐、工兵铲、鈀、锄头、十磅锤、砍刀、方铲、电锯、切割机、扩张器、救生绳、千斤顶、塑料袋。

穿戴装备:防汛战斗服、防寒雨衣、双背带、救生衣、水鞋、毛巾、水壶、头盔、氧气瓶、潜水服、氧气罩。

水上自救装备:救生圈、救生浮筒、手环式救生衣。

仪器类:水浓度测量仪、水位测量仪、水质测量仪、水位监测仪。

石家庄逐浪水利科技有限公司服务的产品包括:打桩机,堵水墙,抛投器,救援器材,照明设备,五金工具,劳保用品,测量仪器,抽排水设备等防汛物资。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上一篇:王岗镇召开安全生产暨防汛工作会议
下一篇:瞄准“点线面”筑牢“防汛网”!全力以赴应对防汛“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