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1日8时30分,冕宁县石龙镇马鞍村因雷击发生森林火灾,火灾发生后,按照村、乡、县、州依次启动应急响应。”2月21日,在四川凉山州冕宁县石龙镇,随着现场播报声响起,四川省森林草原火灾应急演练正式开始。
四川省森林草原火灾应急演练现场
封面新闻记者在演练现场看到,此次演练除了1000人的庞大参演队伍外,还出动了直升机、全地形水泵车、轻型快反森林消防车等多种专业设备。
演练灭火中
1000人参演
全面检验森林草原防灭火能力建设
演练模拟了2023年2月21日凉山州冕宁县石龙镇高窑村发生森林火灾。
“经勘察,火场起火点位于元宝山西南侧山脚,火场由西至东有一条约2公里火线,在4-5级西南风作用下,快速向东北方向蔓延。”演练开始后,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凉山支队支队长郑德忠首先汇报了现场勘察情况。
随后,按照村、乡、县、州四级逐级响应步骤,通过全方位、全要素、全流程实训和以水灭火“五步法”和“五个链条”实战应用,全面检验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体系、指挥协调机制、灭火救援能力等建设情况,规范“以水灭火”战法和灭火组织指挥流程。
轻型快反森林消防车参与灭火
此次演练,围绕启动响应、扑救准备、组织行动、终止响应等四个阶段内容展开实施,重点演示和推广近年来四川地区两支国家队和地方专业队在远程供水、密切协同、合力扑打森林火灾的成熟经验和做法。
据介绍,此次演练共有凉山州森林消防支队、凉山州消防救援支队、凉山州17个县(市)地方专业扑火队和南方航空护林总站1000人参加。
演练现场展示的移动激光测风雷达
多种设备登场
远程以水灭火压制火势
“701,我部已安全到达火场西南线,目测火线长约一公里,准备使用轻型快反森林消防车直接扑打,报告完毕。”记者在演练现场看到,在召开联指作战会议后,凉山州森林消防支队迅速按照联指确定的扑救方案,出动6台轻型快反森林消防车,到达火场西南线简易公路一线,建立阻击阵地,处置初发火,防止火灾发展蔓延。
据凉山州森林消防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轻型快反森林消防车是专门针对川西林区高山峡谷、沟壑密林、狭窄山路而研发定制的一款快速机动特种车辆,其自身携带三吨水源、高压水炮、大功率水泵,可以多线同时出水,有效控制林火蔓延。
全地形水泵车
同时,救援队伍还出动了全地形水泵车铺设多条水带,在火场西北及东南方向,充分利用凉山州消防救援支队远程供水系统,与地方专业扑火队兵分两路,向左右两翼展开扑打,对进阻击火头,扑打树冠火。
消防员冲向火场
全地形水泵车是结合川西南高山林区灭火作战实际,为极限提高火灾扑救效率,实现“全地形、多水带”供水、输水、分水、用水而研制的新型灭火装备。在灭火实战中,特别是在扑救高海拔林区火灾中,可充分利用全地形水泵车机动性强、水泵功率大的特点,快速到达大型水罐车无法抵近的地域,实施多水带延伸至火线,开展以水灭火作业,能够有效压制明火火势,以水灭火成效十分明显。
直升机参与灭火
直升机+无人机
空地配合让火场得到有效控制
“火场西线突起大风,形成飞火,已在北侧形成新的火场。”此次演练中还预设了突发状况,以增加演练真实性。随着指令发出,西昌市森林消防大队迅速机动力量抵近飞火,同时联指立即调集三架直升机实施吊灭。
据了解,空地协同灭火是扑救高山峡谷林区森林火灾有效手段,重点是对悬崖峭壁、高海拔火点等人力无法接近的区域实施扑救。
无人机出动
演练中,凉山州森林消防支队一边与南方航空护林总站密切配合,合力扑打火大势猛人员难接近的火头、峭壁悬崖索降有隐患悬崖火及烟点,一边起飞工业无人机负载干粉灭火罐和水基(泡沫)灭火罐直抵陡坡深沟、悬崖峭壁等特殊地形扑灭火点和烟点,不仅丰富了扑打火头、悬崖火、沟谷火的灭火战法,还降低了消防救援人员灭火中面临的风险隐患。
模拟灭火中
在各方力量联合扑救下,通过空地配合,火场得到有效控制,整个森林火灾火场最终实现“三无”,县、州、省逐级申报销号并终止响应,火场移交冕宁县看守,各单位组织队伍有序撤离,演练自此结束。
防汛器材中的产品分类较多,其中包括:
堵水类: 折叠堵水墙、铝合金堵水墙、防汛沙袋、吸水膨胀袋、装配式子堤、装配式围井。
抛射类:美式抛投器、韩式抛投器、远距离抛投器、手动抛投器、船用手动抛绳器、75式抛投器。
打桩类:ZL-020型打桩机、ZL-120型打桩机、ZL-200型打桩机、汽油打桩机。
照明工具/设备:防爆照明灯、手提照明灯、落地照明灯、移动照明灯、升降照明车、头戴照明灯、强光手电筒。
救援运输:水路两栖车、玻璃钢冲锋舟、充气橡皮艇、救生浮船、气垫船。
抢险工具:铁锹、洋镐、工兵铲、鈀、锄头、十磅锤、砍刀、方铲、电锯、切割机、扩张器、救生绳、千斤顶、塑料袋。
穿戴装备:防汛战斗服、防寒雨衣、双背带、救生衣、水鞋、毛巾、水壶、头盔、氧气瓶、潜水服、氧气罩。
水上自救装备:救生圈、救生浮筒、手环式救生衣。
仪器类:水浓度测量仪、水位测量仪、水质测量仪、水位监测仪。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