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汛以来,都江堰市闻“汛”而动,制定
“五项措施”
全面落实防汛责任、严查防汛安全隐患、严备防汛人力物力,筑牢汛期安全“大堤” 。
一、提前谋划及时部署。都江堰市减灾委积极协调各级各部门逐一开好部门会商会和救援队伍会,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科学应对当前自然灾害风险。同时,严格要求全市应急救援队伍统一指挥调度,加强备战备勤,扎实做好防汛、防涝、防地灾工作。加大危房、低洼地带农户汛期安全巡查力度,精准预警研判提升防范能力,市应急局结合预警信息与易发生灾害的点位历史数据,对我市自建房屋安全监管的重点区域进行前瞻性、综合性研判,预估灾害点位的风险等级,并对经常或可能发生崩塌、洪水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区段进行跟踪管理,做到
“雨前巡查、雨中检查、雨后复查”。
二、提升预防监测能力。自主研发出全省首个“气象防灾减灾‘一张图’综合管理平台”,开发分区域、分灾种、分受众的监测预警服务模式,提高短时、临近、靶向监测预警能力。依托市智慧治理中心,整合“防灾减灾+天网监控+‘大联动、微治理’网格信息”三大平台数据,构建起“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天网监控视频确认—网格员现场反馈—值守单位执行”的防灾减灾智慧监测治理体系。
三、建立健全制度预案。结合我市安全生产和防地灾工作实际,研究制定《都江堰市自然灾害防治工作职责任务清单》,全面推动各级各部门落实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防治工作职责,明确共同职责任务,厘清自然灾害防、抗、救工作责任部门的职责边界,形成“统一指挥、快速反应、高效联动、无缝衔接、合力应对”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格局。实行灾害性天气风险预判机制,根据预警信息及灾情发展趋势,及时转移、有序疏散危险区域内的群众,并实时监测灾害点位情况,做到将灾害损失最小化。强化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市应急局通过“群防、技防、专防”,实现灾害点位实时信息定时上报,预警信号及时、准确上传下达。
四、未雨绸缪补充物资。为确保应急救灾物资管得好、调得出、用得上,市应急局严格落实四川省、成都市相关文件要求,按照保障规模要求做好救灾物资的储备,及时补充了帐篷、棉被等救灾物资,配备17部卫星电话,确保沿山镇及边远社区通讯畅通。
五、加强救援装备保障。统筹调动市级部门应急抢险队伍22支,共计2150人,配备挖掘机10台、吊车10台、运输车30辆、排涝设备29套。与2家抢险施工、设计、监理单位签定意向协议书,落实抢险人员、机具、物资,确保发生险情后能“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
六、强化救援队伍建设。坚持优中选优的原则,在全市专业救援人员中选拔30人,组建了都江堰市应急管理局尖刀救援队;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结盟,成立了都江堰市应急先锋党建联盟,共同开展防灾减灾工作;与彭州市、崇州市、邛崃市、大邑县、蒲江县、汶川县结盟,成立了龙门山系成都片区应急先锋党建联盟,联合打造一支防范、抵御自然灾害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常备军”,实现救援队伍、应急装备、工程抢险、应急物资等相互支持调用,增强跨区域协同救援能力。
七、完善应急处置机制。根据降雨分布和受灾特点,持续优化82处山洪灾害危险区防御预案和山洪灾害危险区“三张图”,确定行政、监测巡查、预警转移“三类责任人”,梳理出“三个避让”“三个紧急撤离”并向群众公示转移路线、备选路线和安置地点。创建群众联络群,实施“叫应”制度和“响亮”自救工程,确保受威胁区域群众第一时间收悉、第一时间转发、第一时间撤离。
八、全面落实检查整改。成立指挥、协调、督导等工作组,由11名兼任镇(街道)党(工)委第一书记的市级党政班子成员下沉一驻点开展检查整改工作,确保“灾情不过绝不撤兵”。组织国网、电信、交通运输等专业部门,发动蓝天救援队等社会和群众力量,对金马河、山溪河等防汛重点点位和青城山—都江堰景区等人员密集区域开展拉网式巡查,并建立“建号、整改、销号”动态管理台账,确保整改到位。
来源/作者: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政府办公室 田劢
防汛器材中的产品分类较多,其中包括:
堵水类: 折叠堵水墙、铝合金堵水墙、防汛沙袋、吸水膨胀袋、装配式子堤、装配式围井。
抛射类:美式抛投器、韩式抛投器、远距离抛投器、手动抛投器、船用手动抛绳器、75式抛投器。
打桩类:ZL-020型打桩机、ZL-120型打桩机、ZL-200型打桩机、汽油打桩机。
照明工具/设备:防爆照明灯、手提照明灯、落地照明灯、移动照明灯、升降照明车、头戴照明灯、强光手电筒。
救援运输:水路两栖车、玻璃钢冲锋舟、充气橡皮艇、救生浮船、气垫船。
抢险工具:铁锹、洋镐、工兵铲、鈀、锄头、十磅锤、砍刀、方铲、电锯、切割机、扩张器、救生绳、千斤顶、塑料袋。
穿戴装备:防汛战斗服、防寒雨衣、双背带、救生衣、水鞋、毛巾、水壶、头盔、氧气瓶、潜水服、氧气罩。
水上自救装备:救生圈、救生浮筒、手环式救生衣。
仪器类:水浓度测量仪、水位测量仪、水质测量仪、水位监测仪。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