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密防范 全力应对
今年第16号台风“奥鹿”(超强台风级)预计将于9月28日早晨到上午在越南东部沿海登陆。受其影响,我省多地有强风雨天气。面对风雨来袭,我省各市县、各部门提前部署,迅速行动,积极做好防汛抗风准备工作,全力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船回港 人上岸
9月27日上午,临高县新盈中心渔港许多渔船整齐有序停靠在码头,渔民已经加固好缆绳,做好防台风准备工作。
据悉,临高有关部门及时部署防风工作,全力确保所有在海渔船全部进港,人员全部上岸避风。临高县渔业事务服务中心提前通知村委会,并通过电台北斗系统向在海上的渔船发送回港避风信息。渔船回港时,服务中心和相关部门共同配合到港口维护航道。目前,临高4917艘渔船已全部就近回港避风。
在琼海市潭门中心渔港,琼海农业农村局渔政事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逐一登船,检查缆绳固定情况,排查安全隐患。
“我们从9月23日开始密切关注海上天气变化情况,陆续通过北斗平台发送预警信息,提醒渔船做好防风准备,同时严格落实日常巡查与渔港船舶进出管控工作。”琼海市渔政事务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岳周告诉记者。
为做好台风“奥鹿”防御工作,海南省公安厅海岸警察总队各级全警动员,多措并举做好防御工作。
在海口,针对“奥鹿”风力逐渐增强的情况,第八支队民警深入港口、码头和船舶停靠点,积极宣传防风避险知识和防风防汛措施;在三亚地区的三亚港、崖州中心渔港、西岛等重点港区和景区,第四支队民警联合港区企业、游艇公司,对停靠在码头的客船、游艇、渔船进行登船检查,并协助企业、群众转移应急物资;在儋州市白马井码头,白马井海岸派出所民警发动渔民一同加固加粗缆绳,保证船只安全。
9月27日,三亚消防救援支队组织人员对排涝机器人进行检测。海南消防供图
保供应 强保障
“哗哗哗……”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股巨大而强劲的水柱从排管口喷涌而出。9月27日,在海南消防三亚消防救援支队操场上,一台小型机器人从一辆厢式消防车的后备箱缓缓驶出,并在消防救援人员的遥控操作下,左右前后移动,喷涌而出的水柱如一条蛟龙。
记者了解到,为做好台风应急救援准备工作,海南消防亮出抢险救援高科技,组织人员对这台排涝机器人进行检测。三亚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符人宏介绍,这台排涝机器人体积小,相对于以往使用的大水泵或是抗洪排涝消防车,它不但排水能力强,还很灵活,很适合地下车库、隧道、住宅等区域积水的排涝。
9月27日11时30分,南方电网海南电网公司启动防风防汛Ⅲ级响应,加强防风防汛和疫情防控双统筹,有序组织开展隐患排查,应急抢修队伍处于随时待命状态,全力做好台风抢修复电准备工作。海南电网公司应急办负责人说,该公司已督促19个供电局做好电力设备设施隐患排查及治理,重点关注低洼地区居民小区和医院等用户的防涝应急处置情况。
在南方电网琼海供电局,针对防疫医院、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防疫隔离观察点等重要用户,建立“一户一策”措施,协助用户开展设备监测,排查用户设备隐患,并与政府防疫部门建立全天候应急联络机制,确保客户诉求及时响应,第一时间做好用电问题的应急服务。
从9月26日起,万宁市领导全部奔赴防台一线,对水库、渔港、低洼地区等进行督导,把关防风工作落实。27日开始,万宁除了万城镇,其他镇(区)都开始有序解除静态管理。万宁对万城镇的核酸采样点、医院采样点、方舱医院监测点都进行了加固加牢;同时对一线采样人员加强个人安全防护。截至9月27日20时,万宁已转移低洼易涝、工地工棚、老旧瓦房和有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群众614人。(综合海南日报记者来稿)
【来源:海南日报】
防汛器材中的产品分类较多,其中包括:
堵水类: 折叠堵水墙、铝合金堵水墙、防汛沙袋、吸水膨胀袋、装配式子堤、装配式围井。
抛射类:美式抛投器、韩式抛投器、远距离抛投器、手动抛投器、船用手动抛绳器、75式抛投器。
打桩类:ZL-020型打桩机、ZL-120型打桩机、ZL-200型打桩机、汽油打桩机。
照明工具/设备:防爆照明灯、手提照明灯、落地照明灯、移动照明灯、升降照明车、头戴照明灯、强光手电筒。
救援运输:水路两栖车、玻璃钢冲锋舟、充气橡皮艇、救生浮船、气垫船。
抢险工具:铁锹、洋镐、工兵铲、鈀、锄头、十磅锤、砍刀、方铲、电锯、切割机、扩张器、救生绳、千斤顶、塑料袋。
穿戴装备:防汛战斗服、防寒雨衣、双背带、救生衣、水鞋、毛巾、水壶、头盔、氧气瓶、潜水服、氧气罩。
水上自救装备:救生圈、救生浮筒、手环式救生衣。
仪器类:水浓度测量仪、水位测量仪、水质测量仪、水位监测仪。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